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是现今治疗肿瘤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,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手术期间的中医中药治疗
指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前至手术后1-2个月的一段时间进行的中医药治疗,以促进术后康复,增强体质,为术后辅助治疗创造条件。手术前患者由于肿瘤因素、心理应激因素等,往往出现失眠、心烦、易怒、易哭等心神不宁症状;手术后患者出现疲乏无力、心悸气短、自汗盗汗、食欲不振等气血亏虚症状。
这一阶段中医药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要原则,手术前补血养心、疏肝理气;手术后益气养血、健脾益胃。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,适当配合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。
放疗期间的中医中药治疗
在放疗期间进行的中医药治疗,主要目的以减轻放疗不良反应,增强放疗疗效。放疗可以引起食欲不振、疲乏无力、血象下降、口舌干燥、五心烦热、小便赤胡、大便干结、舌红苔胡等热盛伤津表现。胸部放疗可引起放射性肺炎、食管炎、心脏毒性等,从而产生刺激性干咳、心悸气短、吞咽困难、胸骨后疼痛等症状。
这一阶段治疗以养阴生津、活血解毒、凉补气血未主要原则,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,适当配合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。
化疗期间的中医中药治疗
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,增强化疗疗效。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:骨髓抑制(白细胞减少、血红蛋白下降、血小板降低等)、胃肠道反应(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)、皮肤毛囊损害、肝损害、肾损害等。
这一阶段以补气养血、健脾和胃、滋补肝肾未主要原则,以改善化疗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,减轻患者及家属对化疗的恐惧,提高化疗完成率。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,适当配合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。
单纯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
是指在手术后或放化疗后疾病稳定期,以及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的患者进行的中医药治疗,以控制肿瘤、稳定病情、改善症状、提高生存质量、延长生存期。治疗原则以益气、活血、解毒为主。有明确肿瘤病灶者联合中药软坚散结治疗。